所有栏目

玻璃窑热修的定义及常用方法

2025/4/28

玻璃窑热修是玻璃生产过程中对运行中的窑炉进行局部维修和保养的技术,旨在保障窑炉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益,以下从其定义、意义、常用方法、耐火材料选择及安全要求展开介绍:

玻璃窑热修是玻璃生产过程中对运行中的窑炉进行局部维修和保养的技术,旨在保障窑炉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益,以下从其定义、意义、常用方法、耐火材料选择及安全要求展开介绍:
一、玻璃窑热修的定义与意义
玻璃窑热修是在玻璃窑持续运行状态下,对因高温火焰、废气、玻璃液侵蚀冲刷而受损的部位进行局部修复或改造的作业。它是延长窑龄、保障生产的关键手段,可恢复窑体结构、减少散热、节能降耗,并通过改进设计实现增产目标。
二、玻璃窑热修的常用方法
池壁砖修复
冷却水管法:将直径20-50mm的无缝钢管沿侵蚀池壁浸入液面以下50-80mm,通过循环冷却水使附近玻璃液凝固,控制出水温度在50℃左右。该方法可局部降温但增加能耗,仅适用于池壁上部小范围修复。
外贴铁砖法:当池壁砖剩余厚度不足30mm时,贴合150mm厚同质砖材(旧砖需预热至80℃),要求砖缝紧密平整。该方法可延长池壁寿命,但需严格把控预热温度和贴合精度。
蓄热室格子砖修复
机械法:采用专用工具清理堵塞格子,适用于粉末熔结较轻的初期堵塞。
火焰熔化法:通过局部加热熔化堵塞物,适用于镁铬砖、镁砖等耐高温材质的格子体。
水口砖修复
更换喷嘴砖时需先拆除喷枪,打开砖体上方缝隙后取出旧砖,换入新砖并调整缝隙位置。该方法操作简便,但需确保新砖材质与原设计一致,避免影响雾化效果。
三、玻璃窑热修的耐火材料选择
材料特性要求
热稳定性:需承受1600℃高温环境,避免剥落或炸裂。
抗碱侵蚀性:防止玻璃液中碱性成分渗透导致结构破坏。
机械强度:满足高温下的荷重要求,具备可加工性。
体积稳定性:高温下膨胀收缩率低,荷重软化温度高。
性价比:兼顾成本与使用寿命,优先选择综合效益高的材料。
常用材料类型
锆英石砖/莫来石砖:抗侵蚀性强但易炸裂,需控制使用温度。
高刚玉砖/桂砖:适用于高温关键部位,但成本较高。
硅质热补料:可快速封堵小孔洞,但大孔洞修复效果有限。
锆质热补料:适用于AZS锆刚玉砖等特殊材质修复。
四、玻璃窑热修的安全要求
人员防护
作业人员需通过专业培训,穿戴阻燃工作服、安全鞋、隔热手套、护目镜及呼吸器,并佩戴安全帽。
禁止佩戴宽松衣物或饰品,避免接触高温表面引发烫伤。
现场管理
作业前切断窑炉电源,检查工具合规性,禁止使用临时替代工具。
接触高温材料时需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窑内作业时需全程强制通风。
操作规范
照明系统需采用防爆灯具,优先使用工具而非徒手操作。
禁止使用易燃易爆材料,动火作业需提前办理审批手续。
应急处理
配备灭火器、急救箱及应急冲洗装置,作业人员需熟悉逃生路线。
发生泄漏时立即启动通风系统,疏散人员并封锁现场。